艺术家库

首页 > 艺术家库 >
清代画家金农简介
2012-10-20 14:23 来源:盘古艺术网

  金农:(1687-1764)清代著名画家。字寿门,号冬心。别号很多,有:金牛、老丁、古泉、竹泉、曲江外史、稽梅主、莲身居士、龙梭仙客、耻春翁、寿道士、金吉金、苏伐罗吉苏伐罗(佛家经典上“苏伐罗”即汉文“金”字,苏伐罗吉苏伐罗就是金吉金)、心廿六郎、仙坛扫花人、金牛湖上会议老、百二砚田富翁等。原籍浙江仁和(今杭州),久居扬州。平生未曾做安。性好游历,“足迹半天下”。他嗜奇好学,工于诗文书法,诗文古奥奇特,并精于鉴别。书法创扁笔书体,兼有楷、隶体势,时称“漆书”。他收藏的金石文字多至千卷。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荐举博学鸿词不就。五十三岁后才工画。其画造型奇古,善用淡墨干笔作花卉小品。初画竹,继画马,画佛像,画梅更能独创一格为“扬州八怪”之一。代表作有:《东萼吐华图》、《空捍如洒图》、《腊梅初绽图》、《玉蝶清标图》、《铁轩疏花图》、《菩萨妙相图》、《琼姿俟赏图》等。著述有《冬心诗钞》、《冬心随笔》、《冬心画梅题记》、《冬心画马记》、《冬心杂著》等书。

  金农、李鱓、高翔汪士慎罗聘李方膺黄慎、郑燮(郑板桥)称为扬州画派 “扬州八怪”。

  金农(1687-1763一作1687-1764),清朝,仁和(今杭州)人,流寓扬州。尝署款曰金吉金,梵典金为苏伐罗,故镌一印曰苏伐罗吉苏伐罗。又有印曰金牛。乾隆元年(一七三六)荐举鸿博。嗜奇好古,收金石文字千卷。精鉴赏,工书,楷隶本之国山及天发神谶两碑,而自创一格,在隶、楷之间。印章摆脱文、何,浸淫秦、汉,偶亦用此两碑法。喜为诗歌、铭赞、杂文,出语不同流俗。年五十始从事于画,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良由所见古迹多也。初写竹师石室老人,号稽留山民,继画梅师白玉蟾,号昔邪居士。画佛号心出家盦粥饭僧。又画马自谓得曹、韩法,赵王孙不足道也。其山水花果布置幽奇,点染闲冷,非复尘世间所睹,盖皆意为之。问之则曰贝多龙窠之类也。生平好游,晚寓扬州卖书画以自给,为扬州八怪之一。妻亡无子,遂不复归。卒年七十七。一作七十八。著冬心题画、冬心画记及冬心诗钞论画杂诗二十四首。

  金农,杭州人,清代“扬州八怪”之一。30岁到扬州,50岁始学画。人们称其“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

  “扬州八怪”是清代中期富有传奇色彩的、活跃于扬州一带的画家群体,他们以与正统绘画截然不同的画风、与官方文人画家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成为清代绘画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在这些画家中,金农(冬心)居扬州卖画时间最久,艺术创作也居“八怪”之首。金农是杭州人,从小研习书文,文学修养高。30岁左右他来到扬州,扬州以它当时的繁华、秀丽让金农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直到老死。

  金农的绘画、书法都极有个人特色,绘画中梅竹、鞍马、佛像、人物、山水无不擅长。扬州八怪画风多以恣纵狂肆见长,而金农靠着丰富的修养,以金石意味入画,创造了含义隽永、笔墨拙扑的风格。尽管50岁才开始正式作画,但浓厚的学养使他下笔不凡,人们称他是“涉笔即古,脱尽画家之习”,《玉壶春色图》便是明证。这幅画作于乾隆二十六年,画家已经75岁的高龄了,是其暮年的精心之作。此画为绢本、设色,长131厘米,横42厘米,是其较大幅作品。梅与松、竹并称“岁寒三友”,是人品高洁的象征,常常成为文人画家借以自比的绘画题材,也是金农偏好的题材之一。为了创造自己的梅花风格,他潜心研究了同为“八怪”的汪士慎和高翔的梅花,认为汪繁、高简,于是他便在“不疏不繁之间”创造自己的梅花形象。

  玉壶春色图截取梅树干中间部分,通贯于正中,顶天立地,布局奇崛,迥异于常见的折枝花或全株树的构图方式。以大笔铺枝,小笔勾瓣,逸笔草草,初看似乎比例不合,实际上却把梅树刚中有柔、冰肌傲骨的内在精神风貌表现得淋漓尽致。繁枝密萼,穿插有绪,平谈而丰富,“形散而神不散”。水墨的控制也得心应手,以饱含水分的淡墨挥写技干,以浓墨点苔,更显出老梅凌寒的性格。画面典雅清丽,凝练简洁;笔墨隽逸雅拙,纯任自然。从树干造型到笔墨的运用,都以意趣横生为重,不失文人画的风味。画面右侧上端有画家的自题,为追忆50年前,观元至大年少府贡粉矮梅卷情事。方薰《山静居论画》云:“画有可不款题者,惟冬心画不可无题,新辞隽语,妙有风裁。”这说明在金农的画中,长题款是金农的特色。与画面的雅意相映成趣的,正是他题款的独创字体“漆书”。这种字体专用扁笔,出入隶楷之间,方正拙朴,魄力沉雄,似嫩实老,似易实难。绘画、书法、印章风格高度统一,构成金农的艺术世界。诚如秦祖永《桐荫论画》中所言:“金寿门农襟怀高旷,目空古人,展其遗墨,另有一种奇古之气出人意表———真大家笔墨也。”

  梅花一如荷花、也是历代文人墨客吟咏描绘的对象。金农画梅堪称一绝,蒋宝龄在《琴东野屋集》中写道: “冬心画梅多野梅,瘦枝如棘画繁开;淡墨晕花清有神,萧散特过王与辛”。元代画梅大家王冕和辛贡在这里被认为在萧散方面不及金农。其实,金农自己曾说过,他的梅花是取法辛贡的粉梅长卷和王冕的红梅立轴,表示从他们的画中受益不浅。此幅《玉壶春色图》是他为同乡前辈龚翔麟所作。以淡润的墨色、苍浑的笔触铺染出古树宽厚的老干,使之突兀而上,旁插入三五斜枝,不仅丰富了画面层次,更突出了青梅的如珠似玉,清纯可爱,风韵隽朴秀雅。在技法上,他博采各家之长,参以自己古拙书风的金石意趣,通幅以没骨法写出。形成瘦如饥鹤、清如明月、崛如虬龙的独特风格。以此古香满幅的画面,抒发傲视高标的精神,表达洁身自好的态度。在“为梅兄写照”的同时,也为自我写照。他曾在住所旁栽下老梅三十株,冒着凤雪反复揣摩梅枝的正反转侧、疏密穿插。也曾踏雪查巡江路野梅,呵冻挥毫,以求“戏拈冻笔头,为画意先有”的境界。这幅是他无数梅作中颇具代表性的一幅,题跋落款是“荐举博学宏词杭郡金农画记”,金农一生仕途坎坷,此处故意这样题,自有许多黑色幽默的成分。

  他嗜奇好古,精于鉴别,收藏的金石文字达千卷之多。他好游览,中年后涉足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湖南、广东等地,饱览了祖国壮丽河山。后以卖画长期居住扬州的三祝庵、西方寺等地,至衰老穷困而死。

  《国朝画徵续录》说他“年五十余始从事于画”。刘九庵先生说他年六十始作画。他工诗文,善书法,喜画梅、竹、佛像、人物,间作山水,是"扬州八怪"之一。

  

  金农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