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雕塑能手”——游长子是福建德化人(应为福建闽候人,《德化网》注)、他的许多作品给人印象最深的,则是人物形象极其鲜明地表达了复杂的内心感情,有着优美动人的风格。
元、明、清以来,福建德化的雕塑佛像就很流行。幼年的游长子,就受他雕塑佛像的父亲的影响,跟着父亲用泥巴捏个小人儿或是菩萨什么的。由于游长子肯用心,到年青时已能塑一尺上下的佛像。更由于他受着佛教艺术的影响,因此。他早期的作品,大都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雕塑的多是古典人物及《三星》等各种神象。
不久,游长子随着朋友来到景德镇,就在福建会馆从事佛像雕塑买卖。开始,因为他技巧高超、雕塑形象生动,所以拥有一定顾客。但到后来,单纯以佛象为题材的雕塑,越来越不得人心。而广大劳动人民喜爱的雕塑却又没有。这就大大推动了雕塑家不得不在新的题材上下功夫。
“渔、樵、耕、读”人物雕塑作品的出现,正是雕塑家突破过去狭隘题材,初步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的具体表现,从此,游长子的创作打开了新的局面,而他的作品却也愈来愈为人所喜爱了。
游长子的创作态度是很认真的, 他所雕塑的人物,五官和身材匀称生动。比如他雕塑的《耕夫》,头戴斗笠,手拿禾镰,把农民的那种生气勃勃的形象,完全表现出来。他雕塑的技巧既好又快,并且还具有塑现场人像的绝技;只要被塑者坐在他对面,他眼看对方,两手操作,当场捏出后,犹如摄影那样逼真。
在旧社会反动政权压榨下,游长子的手艺虽高,但生活却是很苦的。可是他对待朋友却很慷慨,他的作品可随便送给好友,而对一般有钱或有势的人,却要随他高兴,不高兴时任何重价他也掉头不顾。民国初年,浮梁县知事陈安就曾以权势把他拘留在县衙门里,百般威胁利诱要他创作几件作品,都为他严词拒绝。所以人们至今在提到游长子的时候,除了赞扬他的艺术技巧高超而外,同时也很佩服他为人高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