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文篇

首页 > 名家专栏 > 张世彦 > 著作与报道 > 炙文篇 >
三十年壁画的总体观察(2)
2011-10-13 14:57 来源:盘古艺术网

壁画家的环境意识的养成和相应操作,使壁画作品成功地扮演了建筑艺术构思的延长臂和突破点的脚色。壁画每每于显要位置上重锤出击,建筑环境整体的艺术感染力自然得到加强。

 

二  顾此失彼的欠缺

 三十年来中国壁画当代勃兴的历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而促人深思的问题:取材的现实介入,立意的深层涵纳,作者的原创意识,创作的运营机制,读者的审美期待,作品的权益保护等。

1  疏离现实生活

中国壁画的当代勃兴,启始于文化大革命动乱刚刚结束人们惊魂稍定之时,此时的北京壁画,其题材只能涉足在湖光山色、风土人情、神话故事一类的范围中。始料不及的是这种取材倾向一发不可收,被全国各地的后来者模仿沿袭,竟成为延续三十年全国规模的一种汹涌澎湃的定势。

中国当代壁画还没有来得及直接地较多介入身临其境的当下社会现实。反映中国和世界当前社会生活的题材,鲜有所见。而这很少的一部分中还常常是某种抽象概念的象征符号,难以见到作者切身生命体验的披露和演绎。对世纪末改革开放经济起飞的中国现实,对中国科学、教育、文化以及精神、道德、伦理、风尚等各方面鲜活生猛的新动势和负作为,缺乏热情蓬勃而有力度的扬清击浊。更遑论对当今地球村中各族裔人类,尤其是广大的弱势群体在生存忧患中共同抗争和努力改善的同情支持。总之,面对公众的关注中心和期望目标,未曾怦然心动。

壁画传达情感理念的庄严职能,在中国虽经过千年沧桑锤炼,此时却变得缩头缩脚。中国当代壁画在这方面所做到的,与钩深致远的中华审美传统中言志载道的精神疏离,也难与当代中国画坛中非壁画的各画种比较。甚至还不如现在仍在持续盛行的欧美街头壁画。

2  缺乏深层内涵

如果由于一些身不由己的制约因素,当代壁画题材面一下子不可能太寬,不可能接触人类生活的更多层次,那么,在既有的有限范围内的开发也未见充分。

壁画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显得狭窄而肤浅。一些壁画作者囿于自身职业性的设计思维或某种习惯性的艺术理念的局限,满足于画面之中寻求外部形态的优美悦目,忽略了或者不屑于去抒写自己深沁肺腑并与公众喜怒与共的情感律动,去揭示自己对历史的演化发展、社会生活的变迁无常、思想和哲学的与时俱进、普通人的生存状态等诸多方面高瞻远瞩的理性思考、深刻剖析和明察判断。壁画作者们未曾重视以自己善鉴辨能担戴的良知去拓展和延伸读者公众的精神空间,去撩拨、冲撞、浸润和催化读者公众的心灵发育。

个别应有较大伸展空间的重大题材的壁画,投入虽然颇巨,也没有从中见到其他领域中当代前沿智者已经昭显出的思考深度和精神高度。壁画家自身和壁画艺术所已经具有的文化底蕴,在当代中国壁画作品中,没有充分施展出应有的魅力。

3  原创力度不足

壁画作为公共艺术,把与读者公众的顺畅沟通视为立身的根基要素,天经地义,无庸非议。可是壁画仍和所有门类的艺术中一样,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创诉求。原创和沟通,似乎恰恰背向而驰,较难两全。不少壁画作者对于娴熟技艺的操演分外热衷,而原创意识却淡漠甚至缺失。或者还对沟通公众的壁画理念有解读偏执之处,再加上为商业利益困扰诱惑,致使在一个不小的范围中,壁画创作中的原创追求屈从于创意贫乏的平庸苍白。

90年代以后的中国当代壁画中形色及其组合和构思的格局,多是80年代已经得到社会认可的样式、风貌之延续。形象的塑造层面,有几种流行模式广泛传播,较难见到其他艺术家个人的独特形象感觉和追求。位置组合的构图层面,一些有定评的样式反复出现于其后的不少壁画作品中。覆盖面很大的一种恶俗风气是,无序无理地大量堆积拼凑古典的或其它现成的图形符号,全然失去对特定情思量身定制地组合形色的创作激情。还要把此种堆积拼凑作为训示后学的壁画构图之法门规范,更是谬种流传令人悲叹。取材和构思的层面,也较难见到从来无人画过的题材内容和别出心裁的图形转换方式。

原创追求不力,必然导致水货行活儿弥漫泛滥。壁画中全新的艺术境界难有较高期待。

4  运营机制异化

20世纪的前九十年壁画创作全程的操作没有一定规范模式。画家和委托人之间互相尊重共同协商,各尽其能,因而皆大欢喜。90年代中国全社会进入经济体制的转型期,在市场经济远未成熟至有序状态之时,与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业厮靠在一起的现代壁画,立即身不由己地被裹进尚在试行的工业生产机制之中。建筑工程实行招标制度时,一并把壁画创作也带进这个机制中。但壁画毕竟是一种精神产品。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因人而异的个性因素、恣肆汪洋的感情因素和出没无常的随机因素,与工业生产的批量化、理性化和标准化的定态特性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回事。以工业生产的办法管理艺术生产,实行画稿竟标、多头审稿、权钱定稿、以料论价、限期交件,就是连差强人意的艺术高度都很难得到。